哈耶克晚年批評弗里德曼方法論。他這是什麼意思?
謝邀! 注意到此 問題 下面有了近50個(其中不乏不錯的)答復了,那從前二天開始,就借用在得到上顧衡對《兩個幸運的人》解讀,來回應十幾個相關的問題。 在回應《為何"觀念的轉變和人類意志的力量,塑造了今天的世界"( https://www.toutiao.com/answer/7226824884013154618 )》的最後談到,咱們中國也經歷過紙質股票的時代。万科最早的股票就是一塊錢一股,王石拎著個麻袋到處賣。後來剛有電子股票那會兒,你也要到股票交易大廳買賣股票。 證券交易的電子化的成熟,只有短短30年的歷史。當一個人在家就可以通過電腦買賣股票之後,證券的交易速度和交易頻次就極大地提高了。 這兒接著談。 在這本書中, 弗里德曼 通過很多具體問題,系統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除了前面提到的,經濟 自由 對政治自由的重要性,他還談了貨幣、教育、福利、職業執照、關稅等等一系列問題。其中一些主張,比如取締FDA、廢除反壟斷法、為股東賺取利潤就是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等等,引發了熱烈的爭論。 這本書不僅給他帶來了知名度,也讓共和黨高層注意到了他。 1964年,弗里德曼為共和黨候選人戈德華特助選。 當然,那時候的共和黨和今天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之前多次提到過,從尼克鬆開始,一直到 裡根 到布什父子再到特朗普,共和黨不依靠福音派教徒的力量,根本無法贏得總統選舉。也就是說,正是從尼克鬆時代開始,美國保守派的主流從哈耶克式的轉向了柯克式的。 今天的茶黨,反而最忠實於弗里德曼的主張。而弗里德曼投身公共政治,正是從1964年為戈德華特助選開始的。 1964年的美國總統選舉非常重要。戈德華特雖然慘敗,但他應該算是茶黨的精神教父了,在美國政治光譜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以後有機會我要介紹一下他。 1966年,《新聞周刊》邀請左、中、右三位經濟學家一起開個專欄,互相掐。這個專欄前後延續了18年。在這18年間,弗里德曼總共寫了300多篇文章。不遺餘力地為市場經濟和個人自由辯護,極力反對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反對過度福利,反對聯邦擴權。 到1976年,弗里德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進一步增加了他的社會影響力。 但是,真正讓他影響力達到如日中天的,是第二年,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賓夕法尼亞州的總經理找上門來,說服弗里德曼把《資本主義與自由》這本書的內容做進一步拓展,拍成一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