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位日本女子來中國尋親,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名字很耳熟

關於近代史上的中國,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反應就是曾經飽受列強蹂躪的一個形象,在這段歷史中,中國經歷了許多次國外野心家們的侵略。

自1842年清政府簽署《南京條約》以來,中國屢屢遭到列強的迫害,而在這其中,日本對我們的迫害更是尤為嚴重,到了1931年,不滿足僅僅是些許領土佔領的日本人乾脆地對我們發動了臭名昭著的侵華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無數普通人承受到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痛苦,因此,但凡是經歷過這段痛苦的戰爭年代的中國人總是會對日本人懷有著嚴重的抵觸心理。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卻又有些與眾不同,這是關於1980年,一名千里迢迢從日本跑到中國尋親的日本女子的故事,更為神奇的是,她來找的並不是日本人,而是一名令她感恩的家喻戶曉的中國開國元帥。

摧毀井陘新礦區

事情要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場戰斗上,這場戰鬥就是被後世認為對國共兩黨關係以及抗日戰爭走向產生了非常大影響的百團大戰

當時的日軍殘酷地封鎖了我軍的補給線,不少交通要道都遭到日本人的轟炸及佔領,並且派軍駐守,著名的滇緬公路補給線也在這段時期的後期遭到了敵軍的轟炸封鎖,我軍受制於交通的不便,各個地區的戰爭形勢都不容樂觀。

為了解決八路軍的後顧之憂,解除日軍"掃蕩"所帶來的威脅,我軍於1940年計劃並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這就是百團大戰。

此次參戰的兵力達到了一百多個兵團,持續時間長達四個月,因此對抗日戰爭的走向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通過了這一場戰爭,蔣介石所帶領的國民黨政權看到了共產黨人隱藏的真實實力,後來加大了對我軍的迫害。

我國開國十大元帥中的聶榮臻元帥也參與這場戰爭,他於10月底帶領了一支部隊,一同攻打井陘新礦區。

這次百團大戰的主要任務是摧毀日軍的交通線,同時摧毀正太路上的交通也成了重要的任務,而這個井陘新礦區就是位於正太路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交通補給設施,在這一次行動後,這個礦區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保守估計在半年內都無法投入使用。

八路軍將士對於這一次行動的勝利當然是十分喜悅,喜悅之餘就要清掃戰場,以繳獲日軍遺留下來的一些補給品,繼續投入戰爭中使用。

而在聶榮臻元帥命令人在礦區尋找能用的資源的時候,一陣啼哭聲傳入了八路軍戰士的耳朵裡,眾人紛紛表示有些震驚,沒想到在大家奮戰的時候,竟然有小孩受到了波及,為了查看哭鬧中孩子的情況,戰士循著聲音找了過去。

兩名日本女童

當找到兩名孩子之後,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兩名孩子依偎在一名日本軍人的旁邊,衣著打扮又比較光鮮,應該不是俘虜的孩子,當聽清楚孩子們口中的囈語後,戰士們更是確定了這兩名女孩是日本人的孩子。

而旁邊倒在地上的日本軍人恐怕就是她們的父親,聽到激烈的戰鬥聲後,兩名孩子也聞聲跑了出來,卻也只能看到戰火過後的一片狼藉,以及受傷的家人。

此時那名日本軍人還留有一口氣,自然是十分害怕八路軍將他們三人一起就地殺死,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他有些出乎意料。

聶榮臻元帥得知了這個消息,親自跑了過來查看情況,還趕緊讓大家好好照顧傷員並送到本部,他表示孩子是無辜的,其實她們也是戰爭的受害者,身為日本人民的孩子,我們絕對不能對她們做出任何的傷害,將士們聽了都表示十分贊成。

日本軍人此時已經是身負重傷,而另外兩名孩子一個也就7、8歲,另一個甚至還在襁褓裡,大夥趕忙將日本軍人和兩名孩子一同送回了我軍本部,並且還安排了醫生對這名軍人進行救治。

不幸的是,這名軍人最終還是沒能挺過去,死在了軍營裡,而那兩名日本女童也就這樣成為了孤苦伶仃的孤兒,為了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聶榮臻元帥主動擔負了照顧她們的重擔。

成為兩名女童的保姆後,聶榮臻元帥事無鉅細地承擔起了她們的飲食起居工作,尤其是其中那個還在襁褓中的孩子,聶榮臻元帥親自用勺子給她餵飯,甚至還在附近找了名哺乳期的婦女來給她餵奶。

幸好那名婦女聽說這名孩子是日本人也沒有嫌棄,畢竟她也是為人父母,深知孩子是沒有罪的,所以她也將小女孩照顧得很好,同時也會幫助照顧另一名小女孩。

轟動日本的故事

通過這些日常的照料,我們得知了這名大一點的小女孩名字叫做加藤美穗子,而另一名叫做加藤琉美子,原本十分怕生的她們由於聶榮臻元帥這些天的照料,也漸漸地同八路軍戰士們親暱了起來,除了語言不通以外,活脫脫地就像個中國孩子。

而她們更是十分親聶榮臻元帥,尤其是會走路的美穗子,總是跟在聶榮臻元帥的後面,活脫脫地像個小尾巴。

但畢竟這裡是八路軍的大本營,兩名日本小女孩在這裡待著也不是長久之計,很快地聶榮臻元帥就做出了下一步決定,他要將兩名小女孩送還給日本

在八路軍戰士激將秘密帶著兩名小女孩上路前,聶榮臻元帥也感到了對兩名小朋友的不捨,他特意和兩人照了一張相,還買了兩筐梨子給她們在路上解饞,同時寫了一封親筆信一同送給日本軍官。

當兩名小女孩被送回石家莊的日軍敵占區後,日軍也拿到了這封親筆信,信上說中國人民並不會以日本士兵和人民為仇敵,特此歸還兩名小姑娘。

不過,遺憾的是,後來妹妹琉美子在一次生病以後死在了石家莊的醫院裡,而只有美穗子幾經輾轉成功返回了日本親人的身邊,她更是常常會想起聶榮臻元帥,因為在她的心裡,聶榮臻元帥就像他的父親一樣

等到1980年的時候,作家姚遠方發表了一篇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來記敘這件事,卻沒想到意外地轟動了日本,而原本尋親無門的加藤美穗子也得知了這個消息,此時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她也十分懷念這段經歷。

沒想到她心心念念的"父親"原來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中國開國元帥,1980年,她親自回到了中國,上門尋找聶榮臻元帥表示感謝。

小結:

因為這件事情,加藤美穗子成為了中日外交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日建交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之後她又特意地來華兩次,只為了報答聶榮臻元帥的養育之恩。

有關於加藤美穗子的故事更是已經成為了中國日本兩地都頗有人氣的一番佳話,這個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時常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讚許,中國也獲得了更多國家遞出的橄欖枝。

轉眼間,今年已經是中日建交公報發表的第48年了,原本劍拔弩張的兩國關係也重新趨於了正常化,一切也正如聶榮臻元帥所說,中國人從來不會將任何人或者國家視作仇敵,因為我們深知戰爭是殘酷的,而人民其實只是戰爭的受害者罷了。

感謝無數像聶榮臻元帥一樣思想深邃的領導者,有了他們正確的思想領導,中國才能在國際上彰顯我們中華民族的風采。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新疆北部風雪交加,還要下東部? 60年不遇冷冬?農諺咋說

最近需求大漲!有人花2萬元搶不到…

2024年1月29日廣西天氣預報:雨雨雨!升溫+下雨!回南天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