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冬,記得:4事不做,3肉不吃,迎冬接福,為一年收好尾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節氣是一年四季中最後一季冬季的開始,立冬節氣來臨以後,2023年也就進入了尾聲,這個時候正是人們為實現年初目標進行最後衝刺,以及開始為明年做規劃和準備的時候。

立冬節氣是民間傳統的「四時八節」之一,每年一到這個時節,人們開始忙著儲備越冬物資和顆粒歸倉,不少地方的農民因為地裡的活忙完,即將開啟幸福的"貓冬"生活。

立冬節氣來臨以後,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人們在飲食和生活上都要做出調整,勞累了一年的人們,進入立冬時節也會輕鬆一些,這個時候吃點好的來幫助身體抵禦越來越冷的天氣,以及適當休息一下,養護好身體開始為來年做打算,因此立冬節氣可以說是一個幸福時節的開啟。

明日立冬,記得:4事不做,3肉不吃,迎冬接福,一年收好尾。

明日立冬,記得"4事不做"

一,不再晚睡早起

進入立冬節氣以後,正是晝短夜長的時節,這個時候就不要再晚睡早起,而是要適當的調整作息規律,開始早臥晚起的作息,這個季節熬夜和早起都是非常傷害身體的。

立冬時節是養護身體的好時候,這個時候休息好和保證充足的睡眠對身體非常有好處,晚上臨睡前可以用熱水泡泡腳,促進血液流通幫助身體舒筋活絡。

二,不坐石頭和鐵器

"夏不坐木,冬不坐石",石頭和鐵器本身散熱就快,不管室內還是室外,進入立冬節氣後不管穿衣有多厚,這個季節別坐在石頭或鐵器上,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寒氣侵入體內。

立冬時節地氣還比較溫暖,這個時節還是要多出門運動的,運動過後不要在室外蹲坐,尤其是別貼著石頭或鐵器休息,因為石頭或鐵器上很容易沾染涼氣和寒氣,運動過後身體正在發熱,一旦受到涼氣的侵擾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三,不早就戴帽子和圍巾

雖然立冬節氣是冬天的開始,但是這個時節並不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天寒地凍的時候要在冬至過後的"數九寒天",因此從立冬開始要做一些抗寒鍛煉。

帽子和圍巾可以保護頭部和頸部不受寒風侵擾,幫助身體抵禦寒冷的天氣,但是立冬時節天氣還沒有冷的那麼誇張,這個時候讓頭部和頸部適應一下溫度的變化,反而會提高身體抵禦寒冷的能力。

過早的戴上帽子和圍巾,反而會讓身體畏寒怕冷,缺少一個過渡的過程,到了真正冰天雪地的時候,未必能夠適應得了。

四,不再節食減肥

立冬來臨以後是需要補冬補嘴空」的時候,這個時節可以適當吃點高熱量和高蛋白的食物,身上有點脂肪可以幫助身體抵禦越來越冷的天氣。

進入立冬時節以後是不適合節食減肥的,這個時節要吃好喝好,這樣才有精力和體力抵禦越來越冷的天氣。

立冬以後除了不要節食減肥外,飲食上也要記得別吃的太素,吃點蛋白質含量高的食材,可以增強體質來為明年春天做好準備。

明日立冬,記得"3肉不吃"

一,注膠的牛羊肉不吃

每到冬季天氣變冷以後,又到了吃火鍋和烤肉的旺季,這個時候購買牛羊肉片時要注意甄別,價格過於低廉和配料表有添加卡拉膠之類的就不要食用了。

購買牛羊肉片除了要選擇信得過的商家和別貪便宜以外,如果入鍋涮烤沒有沫子,或者入鍋即碎的,這樣的就不要購買了。

二,冷凍的海鮮

立冬時節正是漁民趁著沒有上凍,出海捕撈作業的旺季,因此這個季節市場上鮮活的海鮮品種很多,由於還沒有到天寒地凍的時節,因此市場上出售的冷凍海鮮基本上都是賣不出去儲存起來,或是不知冷凍了多久的,這樣不明來路的海鮮還是不吃為好。

除了不要食用冷凍的海鮮外,一些被浸泡的發白和失去海鮮本色的海鮮也不要購買食用,因為海鮮主要就是吃那一口鮮,不新鮮的海鮮這個季節吃了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三,鵝肉

下雪吃大鵝是許多地區民間的傳統習俗,但是立冬還每到大雪紛飛的季節,這個時節的大鵝正處於換毛抵禦逐漸變冷的天氣的時候,鵝肉的肉質還沒有到豐腴肥美的時候,而且毛根都在皮裡面不好處理。

鵝肉在民間一直被認為是"發物",剛剛立冬天氣還不是太冷,這個秋冬轉換的時節還是不太適合吃熱性的鵝肉。

立冬節氣來臨以後,2023年也就剩下不到2個月的時間,這個時候是做好年終總結,迎冬接福,為一年收好尾的關鍵時候,記得:4事不做,3肉不吃,養護好身體,平安舒服的過冬天。


新一股冷空氣接踵而至,大風、降溫、雨雪再度來襲!

魚池撿到"大白鳥",竟然是小天鵝

靚曬,有那味了! 「頭水」紫菜,舌尖上的「潮州味道」來襲

媒體格局巨變下,時代更需要記者丨九派時評

今日立冬,請收好這份保健"要方"

冷冷冷!大風雙預警!冷空氣三連!最低降到-6℃!

打造"15分鐘文體生活圈" 讓幸福"近在咫尺"

節氣話農事|立冬到,露地、棚蔬菜如何科學管理?

記者節丨致一群追夢的人

立冬時節最不能錯過的12種食物:3肉、4果、5菜…大補!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降溫10℃! 10級雷暴大風!本週河南天氣複雜:雷陣雨、強對流、揚沙......

1998年,美國溫順雜交犬深夜將女主人折磨致死,調查原因令人心酸

德州迎來大雪暴風!交通受阻、如何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