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碼頭改造的綠色創新之路

原文標題:建造團隊透過技術創新,讓一個煤炭碼頭實現蝶變-(引言)

舊碼頭改造的綠色創新之路(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蔣菡

江面上船來船往,臨江的碼頭上一排巨型的紅色橋吊靜靜佇立。 「這橋吊以後都是無人駕駛的。」近日,中交三航局上海港羅涇港區貨櫃碼頭改造第一工程項目經理葛鋒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工程建設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預計今年底正式交付並投入試營運。

從煤炭碼頭到自動化貨櫃碼頭,一場蝶變正在發生。據了解,上海港羅涇港區煤炭碼頭於1997年建成投產,曾經是上海港煤炭運輸服務的主要作業區。隨著國民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需要和長江大保護要求的進一步提升,煤炭碼頭於2017年正式停產。 2022年12月,該碼頭開啟改造之旅,透過改變貨種和工藝流程將污染較為嚴重的碼頭改造為清潔環保的專業化自動化貨櫃碼頭。

施工過程"零廢料"

羅涇港區施工水域中,原有多個碼頭結構。在前期對舊碼頭進行全面精確複核後,確定了最為經濟環保的利用方案,即採用全部拆除原位重建、部分利用予以改造和全部利用三種改造方案,令原港區結構利用比例達到70% 。

經測算,港區內30%必須拆除的舊碼頭方樁、防撞鋼管樁、老引橋上部結構等老舊建築,其混凝土方量達6萬多立方公尺。為了尋求原港區廢舊資源的重複利用,工程建設團隊經過試驗論證優化設計,在保證品質可靠的前提下,將碼頭引橋和陸域堆場區域拆除下來的混凝土梁、板、樁、塊集中破碎後,作為新建引堤的道路路床及路基結構層,經填築、碾壓、密實後再進行後續施工,做到建築垃圾的「零外運」。

在資源循環利用的具體過程中,他們堅持精細化處理。由於舊煤炭堆場的土方為上海原始地形的鬆散山皮土,是一種岩石風化脫落的不良土,穩定性差,不能直接作為路基填築材料。建設團隊將山皮土用袋裝的方式進行包裹,降低其鬆散性,並提高其承載力。

如何兼顧環保與進度?葛鋒反覆琢磨。有一天在食堂吃早餐時,他看到廚師在包餃子,瞬間有了靈感。如果只將山皮土用土工布覆蓋半包裹,就像包餃子不掐邊,不僅可以省去裝袋的時間人力,用挖土機即可快速、大面積操作,還可以重複利用養護混凝土時剩下的土工布,實現「零廢料」改造舊碼頭。

施工組織集約化

8萬方混凝土、6427件預製構件、2521根樁基、30餘艘不同類型船隻以及1000餘名工人……該碼頭改建的集約化難度從相關數據上可見一斑。而工程建設工期僅1年,施工中各項工序、各種資源環環環相扣,讓龐雜的系統高效運作是實現綠色施工的本質要求。

為按期保質完工,建設團隊尋求交叉作業下「多點開花」的施工組織方式,以精密高效的施工組織設計保證建設資源精準化投入。

新建碼頭長400公尺、寬115米,典型的「寬短」碼頭形態讓水域狹小、船機眾多的施工高峰作業環境變得十分惡劣。只有6艘打樁船同步作業,才能趕在颱風季來臨之前完成碼頭主體區域的2088根樁基沉樁任務。

新建碼頭有800餘根樁基位於老碼頭結構區域,「碰樁」風險極大。為此,建造團隊透過引進全迴旋式打樁船和改用起重船進行沉樁作業來確保精準打樁。相較於普通打樁船,全迴旋式打樁船既可以靈活地調取樁管,實現遠距離送樁,也可以在一些碼頭老結構影響的"邊角"地區進行打樁。而有著長達80公尺起重臂的大型起重船,經過專案團隊改造後在起重臂頂端增加打樁錘,可跨越舊碼頭棧橋結構實現遠距離吊打。

在原碼頭殘留樁位間進行沉樁,需要避免新舊樁基在水底"碰撞",這對施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陳翠良主導成立了專案技術攻關小組,帶領技術人員運用雷射雷達掃測定位、3D碰樁模型驗算等創新技術,嚴格對照施工標準重新規劃沉樁路線。施工圖面上,密密麻麻地佈滿了陳翠良對400多次沉樁位置的修改痕跡。

螺螄殼裡做道場。建設團隊專門設立了現場聯合調度室,利用船機定位網站、智慧化現場監控設備,專業人員有序指揮,配合高頻對講,終於完成全部水上沉樁任務。

資料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紅黃粉黑綠紫,多彩小番茄爭奇鬥艷!濟南冬季「黃河大集」開集啦

新年登高,步步高升! 2024佘山元旦登高即將開啟,精彩搶先→

我黨一地下黨員失聯,後來當上國軍司令,在遼沈戰役立下奇功

那些取水許可延續評估的事兒

AI智慧炒股、金牌服務策略模型…3犯罪集團開發非法炒股軟體獲利近1億

新海誠帶著《鈴芽之旅》重回中國,還見到了"羅小黑"

野生丹頂鶴來上海了!為中國沿海地區最靠南越冬記錄

囂張小仙女在上海地鐵霸座,面對年輕男子靈魂拷問卻得寸進尺!

天瑞視點| 2900失而復得,明日一"戰"很關鍵!

積石山縣市場監理局副局長霸氣喊話:誰敢隨意漲價,就把他踢出去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降溫10℃! 10級雷暴大風!本週河南天氣複雜:雷陣雨、強對流、揚沙......

1998年,美國溫順雜交犬深夜將女主人折磨致死,調查原因令人心酸

德州迎來大雪暴風!交通受阻、如何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