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月初一,老話"冷不冷?就看冬月初一"今冬冷嗎?農諺咋說
前言,明日冬月初一,老話"冷不冷?就看冬月初一"今冬冷嗎?農諺咋說。
花開一季,雪落一冬,間過得真快!一晃,一年四分之三的時間就過去了,離2024年春節打滿不足60天了,今天已是12月12號,農曆十月三十,明天將迎來農曆十一月初一,在曆法書上把農曆十一月又稱為冬月,這是因為古人把冬至所在的月份叫冬月,而冬至每年在農曆十一月份交節,因此,農曆十一月被稱為冬月。
進入農曆十一月,意味著一年中的最冷的寒冬到了,小時候常聽大人說的"寒冬臘月"其實就是指冬季最冷的三個月:寒月為十月;冬月為十一月;臘月為十二月。在《紅樓夢》九十四回:「人間奇事知多少,冬月開花獨我家。」可見冬月別稱已用久矣。冬月過後,離過年也不遠了,人們又開始為好年努力賺錢了。
再者冬月初一又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有許多民間習俗,如冬月初一是羌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牛王節,不管耕牛忙閒,這一天,人們都要讓耕牛回家休息,並用麵做的饃饃和麥草餵牠。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饃饃掛在牛角上,然後放它出圈自由活動等。在民間冬月初一這天有些地方還有吃餃子的習俗,因為冬月是秋冬季節之交,所以「交」子之時吃餃子也是應順季節變化不能不吃。
冬月初一除了上面的習俗外,老祖宗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農事觀察中,覺察到冬月初一這天的天氣變化情況對隨後天氣的冷暖走勢影響很大,那麼今年冬天冷不冷呢?看老祖宗的農諺咋說。
人們常說:「冬月初一陰,單衣過深冬。」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就是老人根據冬月初一當天的天氣狀況對隨後天氣冷暖走向預測的一句農諺,是老人的經驗總結,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其寓意呢?
冬月初一陰,單衣過深冬。
這句俗語的整體意思是說,如果十一月初一天這天是陰雨(雪)天的話,那預示隨後的冬天雨雪稀少,氣候乾燥,整日陽光普照,整個不見雨雪,相應這個冬天也不太冷,天氣像春天一樣暖烘烘的是一個暖冬,這樣一來,由於此年冬天的天氣不太冷,所以人們在冬天即使穿著很單薄的衣裳也不覺得冷。
不過,雖然冬天不冷對人來說是件好事,在冬天裡不會受凍,但冬季出現暖現象對越冬農作物的安全過冬非常不利,因為冬天不太冷,比較溫暖,使農作物出現冬季旺長的現象,再者,整日暖烘烘的天氣給病蟲害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適宜環境,會使來年病蟲害爆發,造成來年夏糧作物的減產欠收,莊稼沒有收成,是一災荒之年。
由上可見,如果冬月初一出現降雨(雪)天氣的話,那預示此年冬天不太冷,是一個暖冬。
接下來我們在一起再看一句冬月初一當天出現大好晴天氣又有什麼預兆呢?對整個冬天的冷暖走勢有何影響?
冬月初一晴,臘月無焦土。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十一月初一日這天沒有下雪晴空萬裡的話,是好的預兆,預示隨後的深冬臘月雨雪偏多,整日下個不停,由於雨雪多,所以,空氣濕度大,致使整個地面都被積雪蓋住,沒有一點乾的地方,也從側面說明下雨雪之多。此年冬天由於雨雪多,所以非常寒冷,是個寒冬。 (其中「焦土」這裡是指沒有乾燥的地方)
不過,冬天雨雪多,雖然對人們的出行和生活會帶來不便,而對越冬農作物安全過冬和來年提前返青卻非常有利,由於士壤墒情好,農作物返青早,起身健壯生長快,來年夏糧必定會豐收,所以此年又是個豐收年,好年景。
由此可見,如果冬月初一這天出現大晴天的話,那預示此年冬天非常冷,是一個寒冬。
綜述:由以上老祖宗流傳來的農諺俗語可知,如果冬月初一這天出現大晴天的話,那預示此年冬天非常冷,是一個寒冬。相反,如果冬月初一出現降雨(雪)天氣的話,那預示此年冬天不太冷,是一個暖冬。
明天到冬月初一了,現在,我們根據明天冬月初一當地的天氣狀況,就可以預測今年冬天冷不冷了?您說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