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受傷大鴇墜落荒野熱心市民成功救助
忻州網訊(郭耀華)近年來,隨著忻州市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工作,生態環境不斷得到改善,越來越多的遷徙候鳥途徑忻州境內覓食棲息,補充體能。 12月3日,一隻受傷的大鳥落在忻州市忻府區的荒野田地裡不能飛行,被途經的忻州熱心市民發現後成功救助,經有關部門確認,是一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鴇(音bǎo)。
12月3日,忻州市樂道車行經理連凱偶然間在忻府區解原鄉新路村的田地裡,發現一隻翅膀受傷飛不動的大鳥,連凱小心翼翼將這只非常特殊的、從未見過的大鳥救助回他的車行,同時多方聯繫相關部門,確認是一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鴇,最終把這隻大鴇移交忻州市林草事務中心和忻府區林務局工作人員的手中。
據悉,為了讓受傷的大鴇盡快得到更好的治療,12月4日,受傷的大鴇已經由忻府區林業局送往太原市動物園療傷飼養,待其康復後,再放歸大自然。
熱心市民連凱向忻府區林務局移交大鴇
受傷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鴇(傅晉閩攝)
百度百科介紹:大鴇,是鶴形目鴇科大鴇屬大型地棲鳥類。其體大,頸長、腿長而頭小;頭頸部淺灰色、下體至尾下覆羽白色,頸背至背棕褐色而帶明顯深棕色、黑色橫斑;飛行時翅偏白色,初級飛羽色深,次級飛羽黑色;虹膜黑色,喙青灰色,跗蹠灰白色。主要分佈於歐亞大陸的低地、草原及濕地地帶,在國內繁殖於新疆北部,內蒙古東部、吉林西部及黑龍江西南部,越冬於華北、黃河、渭河及長江流域,忻州屬於旅鳥。在我國分佈數量相當稀少,屬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等級。大鴇很多習性與鴕鳥近似,因而有「歐亞大陸的鴕鳥」之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之一。
鳥類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多樣化的生物之一,它們不僅擁有美麗的羽毛、美麗的歌聲和驚人的飛行能力,而且在人類文化和歷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鳥類的善意保護就是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太原市動物園的醫護人員為大鴇上藥(郝成鴻攝)
來源:忻州網
母親花17萬元為兒子"辦工作",警方及時介入"殺熟"騙局挽回損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