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視聽誘導購買「農科院」食品有多少是真冠名?
「農科院」食品有多少是真冠名?
記者調查商家「拉大旗作虎皮」誘導消費現象
● 記者調查中發現,在不少購物平台或直播間售賣的商品中,不乏一些仿正品、傍名牌的商品,甚至還存在虛假冠名的商品,如某農科院研發、與某科研所合作等。商家為了謀取利益,在介紹商品時大肆宣稱商品為"某科研所研發,純綠色,無添加",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
● 商家仿冒官方品牌註冊商標的行為是商標侵權行為。這種行為損害了商標權人的合法權益,導致其商品或服務的競爭力下降,減損其商業信譽,侵權人應就此承擔民事責任;同時,也致使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 平台應透過入駐協議等法律文件明確商家的守法義務,並及時跟進處理商家的不當及違法行為。對於「品牌仿冒、冠名宣傳」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相關部門應重拳治理,還消費者一個乾淨、安全、便捷的網路購物環境。同時,加強宣傳力度,提醒消費者註意消費陷阱
□ 本報記者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翟崎宇
「我想要網購一款華為筆記本,在平台搜尋時跳出一款『huwi』的產品,價格比想像中便宜很多,因為相信自營店,就下單了,後來發現是傍名牌產品。」天津某大學在讀研究生陳某說。
3天后,這款電腦就出現無法充電的問題。陳某聯絡客服後,對方說是因為天氣寒冷造成的。經過各種調試,換充電頭,才解決了無法充電的問題,可是沒過幾天又陸續出現了死機、卡頓等一系列問題。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不少購物平台或直播間售賣的商品中,不乏此類仿正品、傍名牌的商品,甚至還有虛假冠名的商品,如某農科院研發、與某科研所合作等。
這類商品是否合規?消費者該如何辨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訪談。
以聯合研發為噱頭
激發消費者購買欲
近年來,農科院零食爆火,不少消費者表示,農科院研發的產品會更令人放心,其「無添加」的宣傳也更吸引人們的目光。
這也讓不少商家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他們利用消費者對"科學家""農業科學研究院"的信任,在介紹商品時大肆宣稱商品為"某科研所研發,純綠色,無添加",甚至在商品包裝或網購平台的商品介紹頁面明確寫著"與××農科院聯合研製出品",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
記者瀏覽多個購物平台發現,平台上有大量冠以「農科院」研發的食品,從餅乾到麥片,從肉脯到果漿,應有盡有。 「××農科食品專營店」正在販售一款名為「浙江農科院每日黑巧克力」的零食。在商品介紹頁面,有一個商品講解的視頻鏈接,點進去觀看發現,介紹的是"普萊贊黑巧克力"。影片中顯示,該巧克力是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合作研製的,而影片左下角展示的卻是「浙江農科院每日黑巧克力」的購買連結。
記者詢問客服:「這兩款巧克力是同一種嗎,為何主頁是'浙江農科院',而視頻鏈接卻顯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對此,客服反復強調這兩款巧克力是同一款,至於到底是與哪家科學院「聯合研發」的卻避而不答。
在某社群平台推薦的廣告頁面裡,有一個名為「紅薯鮮生」的紅薯幹,點開連結出現了「魔都鑑賞局」公眾號的一篇文章,該文章題為《爆款無添加紅薯乾,7斤鮮薯做1斤》,文中提到"該紅薯由農科院培育",在購買鏈接裡並沒有看到任何與農科院有關的信息。
記者又搜尋了一下這款「紅薯鮮生」的產品,在各大電商平台均有其商鋪,很多宣傳公眾號也都有提到"紅薯鮮生選用山東農科院培育的紅薯",但記者就此詢問客服時,對方卻含糊不清。
隨後記者聯繫了山東農科院,其工作人員表示"我不清楚你說的'紅薯鮮生',我們這邊有合作的企業,是做紅薯紫薯脯的。"記者詢問是否有聯合生產的廠商,山東農科院的工作人員都表示不清楚。
在某平台,"×××食品旗艦店"位居薯類製品店鋪排行第一,其售賣的一款"帶皮小紅薯"在介紹頁面標明"農科院出品",當記者詢問客服這是哪家農科院生產的,客服並沒有給出明確回复,只是稱"以鏈接為準,我們這邊不顯示",然後繼續推薦其他產品。隨後,記者根據其出貨地河北省滄州市,諮詢了該地週邊地區的農科院、科學研究院所,其工作人員均表示不清楚該產品。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商品所謂的權威"背書",可能只是企業贊助了某項研究,或者相關企業參加了一次行業峰會,就把科研機構的名字掛在醒目位置。
2022年10月,寧夏農林科學院就曾發聲明闢謠,表示該院與在某電商平台熱銷的一款打著「寧夏農科院」幌子的寧夏枸杞沒有任何關係。該院當時既沒有生產銷售枸杞及深加工產品,也沒有授權任何一家企業及商舖利用「寧夏農林科學院」「寧夏農科院」「農科院」之名從事經營性活動。
商標仿照正規品牌
混淆視聽誘導購買
記者在某平台瀏覽發現,一家名為"×××護膚旗艦店"的店鋪評分高達4.8分,銷量70.2萬,他家售賣的每件商品都稱為"×××凡士林",其中多為護手霜、身體乳等具有保濕功效的產品。
在一款身體乳的商品介紹頁面裡,記者查看其產品參數發現,其品牌名稱為"×××",但產品名稱為"×××凡士林果酸柔滑身體乳",生產企業為一家廣東公司,其功效主要為「改善肌膚,補水滋潤」。在購買頁面顯示,一瓶500ml的身體乳價格為19.9元。
同時,記者發現,在各大購物平台上,凡士林都有官方旗艦店,名稱為" Vaseline凡士林官方旗艦店",兩款瓶身設計顏色類似,功效介紹也基本相同,就連護膚品最重要的原料成分也相同,最大的差異就是價格,正規旗艦店裡的Vaseline凡士林體乳220ml售價109.9元,是「×××凡士林果酸柔滑身體乳」的幾倍。
在某直播平台的「×××護膚旗艦店」直播間裡,背景板上寫著「國貨經典,匠心研發,10年專注品質,安心用,放心買」。記者在評論區看到不少人說:"別買,這是仿冒凡士林的冒牌貨。"
去年年底,江蘇的吳女士購入了「×××護膚旗艦店」的手膜,吳女士表示自己用完後手和手腕都有發麻腫脹的感覺,聯繫客服後,客服說只能退款,也稱「我們自己人也都試用過,也有人出現過這種症狀,手部短暫性的發麻,這是成分吸收的過程。」令吳女士不解的是,既然使用產品後會有不適反應,那為什麼不在產品介紹頁或在包裝上寫明呢?
當記者詢問客服"這款產品和凡士林有什麼關係"時,客服回應稱:"我們品牌是×××,正品保證,產品中含有凡士林成分,並不是牌子是凡士林的品牌。"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商標註冊資訊仿照正規品牌,混淆消費者視聽,以極低價格誘導消費者購買,甚至還有商家搶先註冊商標,掛著「旗艦店」的名頭,讓消費者信以為真。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商家仿冒官方品牌註冊商標的行為是商標侵權行為。這種行為損害了商標權人的合法權益,導致其商品或服務的競爭力下降,減損其商業信譽,侵權人應就此承擔民事責任;同時,也導致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侵犯了消費者權益,侵權人應承擔行政責任;情節嚴重的,將承擔刑事責任。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馬麗紅律師認為,就平台責任而言,要看平台服務商是否盡到了合理、必要的事先審查義務,如營業執照、原產地證明、進出口許可證等。如平台服務商對侵害商標權利的違法事實知情,卻並沒有及時通知商標權利人以及採取其他屏蔽頁面、斷開連結等行為,反而放任或協助賣家的違法行為繼續擴大,則應承擔其責任範圍內的侵權責任。
強化監理重拳治理
共同淨化市場環境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商家在商標註冊、商品售賣過程中,模仿正品或宣稱自己的產品與科研機構"掛鉤",而一些消費者缺少辨別能力,在購買過程中也更傾向於購買此類產品,正中了商家的「圈套」。
對此,劉俊海認為,平台必須對涉事商家進行命令改正。平台有無責任的關鍵在於平台是否知道此事,如有過失就需要負相應責任。商家發布假廣告誤導消費者,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對其商品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透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馬麗紅認為,如果不存在與研發機構、農科院聯名的事實,商家卻做了不符合事實的宣傳則構成虛假宣傳。構成虛假宣傳的,需要負起相應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馬麗紅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依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廣告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命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並根據具體法律規定處以相應罰款。刑法中關於虛假廣告罪規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因為虛假宣傳銷售的商品,如果給消費者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的(如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侵權人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馬麗紅說。
馬麗紅建議,建構誠信、安全的交易環境是商家、平台、社會和主管部門的共同責任,但在複雜的網路環境中,消費者也應當具有自我保護意識,購買商品前可以透過網路、電話等方式向相關企業和單位諮詢。同時,要及時截圖、錄影並保留相關購買證據。一旦出現問題,應積極透過投訴、舉報,甚至訴訟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法律權利。
「平台應透過入駐協議等法律文件明確商家的守法義務,並及時跟進處理商家的不當或違法行為。」馬麗紅呼籲,對於「品牌仿冒、冠名宣傳」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相關部門應重拳治理,還消費者一個乾淨、安全、便利的網路購物環境。同時,加強宣傳力度,提醒消費者註意消費陷阱。
劉俊海建議,希望商家慎獨自律,見賢思齊;人民法院對這類糾紛應做到快立案、快審理、快判決、快執行;新聞媒體要做失信企業的"啄木鳥",決策者的"千里眼",人民的"順風耳",共同淨化市場環境。
今日話題:你有遇過看錯年齡的尷尬事嗎?現在這年紀真的不好界定
設計師發文表示被長江大學盜圖製作錄取通知書,校長信箱回覆媒體:請關注官方後續
打造政務資訊大辭典,江蘇「熱線百科」企業群眾用戶突破100萬
關於清朝的三種史觀:國外「新清史」、「團結史觀」以及民間史觀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