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好人引領風尚| 鄭紅麗:讓來自「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
她不圖名利,始終堅守信念;她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從細微處呵護患兒健康成長;她每天早出晚歸,只為讓來自「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身為自閉症患者的母親,鄭紅麗感同身受、非常能夠理解每一個患兒家庭的困境和需求,創辦了通化市"心語殘疾人庇護中心",得到了孩子們和家長們的認可和感激。近日,鄭紅麗入選2023年第四季「中國好人榜」候選人。
每天早上5點,鄭紅麗就開啟忙碌的一天,在料理好自己的兒子後,來到庇護中心為孩子們做早餐,開展環境消毒,查找安全隱患。這些孩子大多是自閉症或腦性麻痺患者,被家人託養在中心,鄭紅麗就成了他們的「媽媽」。
回想當初兒子確診,鄭紅麗也曾手足無措,「20年前,醫生說我兒子是孤獨症的時候,我認為通化市就我一個人有孤獨症的兒子,非常茫然,其實心語中心也是在我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走出的一條路,我兒子又給了我一份事業,看到這麼多的孩子能夠在心語中心健康成長,我覺得我做的這些非常有意義,有價值。 」
患兒樂樂(化名)因母親上班,自行在家17年,個性孤僻。鄭紅麗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上門探望並鼓勵家長,每天上門接送樂樂進行康復,經過一年多的康復,樂樂在情緒和行為上有了很大改善,母親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患童小翔(化名)剛來到中心時生活不能自理,經過系統的康復訓練,目前已經能夠獨立行走,演奏高難度的樂器,並獲得2022年吉林省第三屆殘疾人運動會智力組200公尺短跑銅牌;患兒楊楊(化名)7歲時來到中心,不會說話,但是對唱歌非常感興趣,每當音樂響起就會跟著咿咿呀呀,鄭紅麗注意到後就陪著楊楊反覆練習,讓楊楊唱歌的天賦展現出來,這大大鼓舞了鄭紅麗。她還和中心工作人員編制了音樂樂器康復教程,用藝術點亮兒童的"生命光彩"…
據了解,該中心目前共設置了葫蘆絲、巴烏、阮、書法、國畫等藝術課程,同時開展了藤條編織、石膏娃娃、水晶畫等技能培訓,為每個孩子"量體裁衣",極大提高了患童的康復效果和生活質量,讓家長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 2018年、2019年,該中心連續兩年獲得吉林省智力文藝演出團體獎;2022年,孩子們的5幅書法繪畫作品獲得北京冬殘奧會優秀獎。
在庇護中心,孩子們得到全天候的貼心照顧,患兒大多生活不能自理,鄭紅麗和工作人員要時刻關注他們是否有大小便的跡象,還注重他們的安全和康復。自閉症的孩子往往沒有危險感和防範意識,因此她制定了60多個照顧細節,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顧。從2006年托養第一個自閉症患童開始,鄭紅麗陸陸續續接收了500多個孩子。每個月的開銷很大,但是鄭紅麗多年來堅持每月只收700元的托養費,對於那些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孩子只象徵性地收400元,甚至免費。這些年,她將自己的全部奉獻給來自「星星」的孩子。
鄭紅麗說:「孩子們點滴的進步、家長們臉上的笑容,讓我覺得人生是有意義的,我會一直堅守下去,希望能夠守護更多來自『星星』的孩子,用愛和陪伴照亮他們的希望和未來,讓他們綻放自己的光!」目前,該中心已幫助50多名患兒走出了陰霾,到學校就讀;有30多名患兒在家人陪伴下開始簡單工作。
今後,鄭紅麗還會繼續和中心的老師們一起從細微處呵護,堅守誠信,讓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們不再孤單,健康成長。
吉林日報社出品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韓玉紅
策劃:韓雪潔
執行主編:於悅
編輯:吳茗
甘肅省紅十字會系統累積接受社會各界抗震救災捐贈款物64960萬元
當背景硬到可以違法,女主管的「你管得著嗎」竟成法外狂徒新口號
「中聯重科盃」第三屆全國法科學生寫作競賽頒獎典禮暨第四屆大賽啟動典禮在京舉行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