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撿萬元假鈔當真鈔上報,獲國企業8千獎勵,拾金不昧還是作秀?
**海口環衛工發現「巨款」上報警方,原是練功券獲公司獎勵**
事件回顧。
3月18日上午9點50分左右,海口京環公司環衛工人梁愛珠在椰海大道清掃時,意外發現了一個裝滿「巨款」的果皮箱。這些鈔票被整齊地捆成三捆,外層印著醒目的「壹拾萬元整」字樣。
面對如此誘人的財物,梁愛珠沒有動搖,而是第一時間上報給了領導,並選擇了報警。
經過警方和銀行部門的聯合鑑別,這些看似逼真的"現金"實際上是用於模擬訓練的"練功券",並非真正的貨幣。
這一事件迅速在網路上引起了熱議。
有網友稱讚梁愛珠的行為展現了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拾金不昧的精神,是社會的正能量。
他們認為,在如此誘人的財物面前,梁愛珠能夠堅守原則,不為所動,這種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和傳承。
明明是真的30萬,怎麼上繳後就變成練功券了?
前兩天刷到還是農業銀行蓋章的現金,怎麼就成練功券了
明顯是真鈔,農業銀行的袋子都在上面
鈔非真鈔!心卻是真!感動!
笑死了,再怎麼看也不像練功券呀
那是真錢,練功券是掩人耳目
我是第一次見有封籤的練功券
以後這樣的頒獎照片,旁邊不要站無關緊要的人
不懂就問,銀行對於練功券有沒有專門的處理方法,為什麼要丟到垃圾桶?
有沒有可能這確實是真錢,然後30萬沒了
然而,也有網友對此事持不同看法。
他們認為,既然這些鈔票是"練功券",那麼梁愛珠的行為雖然值得肯定,但也不必過分誇大其意義。
畢竟,如果真的是真鈔,她的選擇或許會更加艱難。
寫在最後
對於這兩種觀點,我認為都有其合理之處。梁愛珠的行為確實展現了她高貴的職業道德和拾金不昧的精神,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的。
她的選擇不僅體現了她的個人特質,更是對整個社會的貢獻。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持不同觀點的網友的意見。畢竟,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如此誘人的財物,每個人的選擇都可能不同。我們不能簡單地用「高尚」或「低俗」來評價他人的行為,而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決定。
總之,梁愛珠的行為值得我們肯定與讚美。她的拾金不昧精神不僅展現了她個人的高貴品質,更是對整個社會的貢獻。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那些持不同觀點的網友的意見,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讓我們共同努力,傳承和發揚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為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