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基層|海拔一千五百多米,踏雪巡視特高壓

2月26日,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圍場滿族蒙古自治縣供電公司員工陳立(右)、郭大偉正對1000千伏錫廊Ⅱ線進行巡視。河北日報通訊員劉春學攝

「現在是10時18分,氣溫零下3攝氏度,導地線無覆冰、無舞動,線路絕緣子無炸裂現象。」2月26日,位於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老窩鋪鄉卡輪後溝牧場的1000千伏錫廊Ⅱ線旁,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黨員服務隊隊員陳立、郭大偉正在對線路開展「人+機」立體巡視。

1000千伏錫廊Ⅱ線是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至山東濟南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作為國家規劃建設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12條重點輸電通道之一,為保障北京天津、山東等地用電需求發揮重要作用。該線路在圍場共有塔基58座,線路長35.5公里,沿線海拔在1500公尺至1600公尺之間。

塔基是否有下陷?號牌是否缺失?連接金具及螺栓是否鬆脫?絕緣子是否破損?這種種情況都事關線路安全運行,因此對線路進行巡視一天都不能停。

10時40分,陳立、郭大偉駕乘車輛繞過鐵線圍欄,向山頂駛去。不久,一道1公尺多深的水溝橫在車前,兩人只能下車背上巡檢包,步行開始一天的巡視工作。

「圍場以山地為主,山高、路遠,以往人工巡視,上山下山最多要4個小時,最慢時一天只能巡視兩基桿塔。」陳立說,隨著新「同事」——無人機的加入,巡視效率大幅提升。 "這款無人機,拍照很清楚,可以對線路各部位進行'面對面'巡視,一塊電池能飛35分鐘,巡視8基桿塔。"

到達41號塔前,陳立麻利地安裝無人機,快速進行巡視。郭大偉舉起望遠鏡對線路通道、鐵塔連接金具等仔細檢視。確定一切正常並做好記錄後,他倆帶著好巡檢工具,逆著風,踏著雪,走向另一座山頭上的塔基。

壩上的天氣就像娃娃的臉,前一秒還陽光明媚,下一秒就大風四起。 「沒風時我們使用無人機快速巡視,起風時候就要徒步巡視,保證兩天把這條線路巡視完畢。」陳立氣喘吁籲地說。

12時,巡視完45號塔,兩人簡單吃了些麵包、火腿腸。稍作休息,又沿著線路繼續前進。

不一會兒,陳立走起路來開始一拐一拐。 「老陳,關節炎又犯了?」郭大偉關切問。

「我還能堅持,咱們抓緊檢查,要不兩天完不成這條線路的巡視任務。」陳立說。

圍場縣域現有35千伏線路28條559.12公里,110千伏線路6條230.34公里,60%以上坐落在高山峻嶺之間。因此,關節炎等疾病,成了不少維運檢修人員的「標配」。

近年來,隨著清潔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保障「綠電」順暢外送成為圍場供電一項重要任務。截至2023年底,圍場清潔能源累計裝機448.81千萬瓦,發電91億度。到2025年,該縣清潔能源電力裝置預計將超過900萬千瓦。

「電力'大通道'一定會越織越密。我相信只要人機配合好,就一定會讓'大通道'既安全又通暢。」望著直通天際線的特高壓線路和遠處不停轉動的風機,陳立自信地說。

18時,一天的巡檢順利結束,兩人共完成了31座鐵塔的巡檢任務。坐上回程的車不久,陳立便睡著了。 (河北日報記者陳寶雲)



胡宗南第一師參謀長於達口述歷史:前清軍事和我所受的軍事教育

海航「收復失地」 7.9億元競得三亞航院

中東局勢最新總結:突發黎巴嫩3名真主黨成員遭到以軍暗殺身亡

聖彼得堡遭襲!

中國海警局北海分局將圍繞春季漁業和石油勘探進行專案執法行動

毛寧霸氣反擊,美國網友諷刺,雷蒙多發表辱華汽車言論是偏執狂

美商務部長危言聳聽:假如美國路上有300萬輛中國車,北京能讓它們同時熄火

2024聽兩會|對話全國政協委員週鴻禕:支持大模型向垂直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助力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

明天3~5號寒潮來襲,新一輪暴雨雪來勢洶洶,60年一遇冷春?

針對對越反擊戰,日本、俄羅斯和越南的教科書,是怎麼描述的?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降溫10℃! 10級雷暴大風!本週河南天氣複雜:雷陣雨、強對流、揚沙......

1998年,美國溫順雜交犬深夜將女主人折磨致死,調查原因令人心酸

11歲女童被害,38歲嫌犯「底褲」被扒,老母親發聲:兒子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