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有了“警察好友” 生活多了“平安管家”
群眾深陷詐騙陷阱,多年積蓄即將付之東流,民警「雲提醒」及時為群眾止損;小朋友迷路走失,群眾在警務微信群上尋求幫助,民警「雲幫助」迅速尋回…
今年以來,白山邊境管理支隊六道溝邊境派出所為提高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利用警務微信群打造警民溝通掌上"微警務",為轄區群眾提供公安業務辦理諮詢、報警求助、防詐騙預警等服務,架起警民之間的「連心橋」。截至目前,33個微信小號共增加居民人數3000餘人,接受群眾諮詢1000餘次,為群眾解決問題500餘次。
「微信警務室」化身反詐新陣地
「鄉親們,我是你們的片警韓金剛,有事就找我,這是我的電話和微信二維碼。」近日,夾皮溝村拉起「微信警務室」宣傳橫幅,民警韓金剛成了村裡的「話題人物」。
沒想到橫幅剛掛幾日便發揮了作用。村民劉大叔前陣子不斷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地公安民警,要求其「配合調查」。雖然心生懷疑,但他把握不准對方到底是不是警察,也擔心個人資料遭外洩。看到村裡的橫幅後,他嘗試撥通了上面的電話進行諮詢,這一舉動也成功讓他避免了損失。
而這已是韓金剛透過「微信警務室」阻止的第4起網路詐騙。透過「微信警務室」的朋友圈宣傳,大大提高了反詐宣傳效率,群眾和民警可以隨時交流,及時甄別詐騙訊息,進行勸阻攔截,群眾也可以從民警轉發的朋友圈中了解到更多詐騙手法和新話術,提升群眾的防詐騙能力。
「微信警務室」讓獨居老人少跑腿
「你好,這是您的快遞包裹,包裹上有我的微信二維碼,你可以掃碼添加,方便以後交流。」六道溝鎮一家快遞站點內,民警王明哲將自己的微信二維碼製作成了黏貼,貼在了群眾的快遞包裹上。
隔天,王明哲微信便收到了來自轄區一位張女士的消息,稱家中老人由於年齡較大、行動不便一直沒去補辦過期的身份證,需要提供上門服務。王明哲了解情況後,立即聯繫戶籍民警,為老人打開"綠色通道",並於當天下午成功為老人採集到一張標準的身份證人像照片。
自從印有警員二維碼的快遞在轄區傳開後,「微信警務室」就更熱鬧了,時常有人在非工作時間發來信息,有時甚至在半夜,但民警們每次都耐心細緻地解答,利用「微信警務室」幫助轄區群眾解決困難事多達上千次,為打造指尖上的社區警務,優化完善群防群治的社會治安防控體係出了一份力。
「微信警務室」尋人助困屢建奇功
「大家好!我是七道溝村的片警,我叫龐安順……」民警龐安順將自己的二維碼公示牌貼在村口。
「大家幫忙留意一下週邊,8歲左右上身穿紅色衣服……哪位親朋好友有看到的麻煩立即聯繫我,謝謝!」一條「幫助走失小女孩回家」的尋人信息在龐安順的微信警務群內迅速發酵。
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到1小時,便傳來了消息。轄區王先生得知後透過微信視頻,成功撥通了民警龐安順的電話,稱在自家門口有個小姑娘一直在哭,好像走丟了。確認後,正是大家在尋找的小女孩,最後聯絡上其家人,安全送回家。
在警力有限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微信警務室」的作用,一旦出現溺水、老人或兒童走失、公共設備出現險情等情況,群眾都可以透過「微信警務室」尋求協助,民警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一個小小的微信群,只要動動指尖就能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不僅贏得了群眾們的廣泛支持,更進一步拉近了警民互動聯繫,有效提升了警務工作效能。
吉林日報社出品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祖維晨
策劃:韓雪潔
執行主編:於悅
編輯:吳茗
留言
發佈留言